耐邦企业公司成都总部
地址:成都市锦江区金石路166号天府宝座1栋1单元25层1号
电话:(028)85252233
手机:13808099399(赖)
QQ:290112055
发表时间:2017-05-11 02:01 查看: 2746 次
二十一世纪初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快、最关键的时期,经济发展必将需求更多的能源,但我省一次性能源生产量的增长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。因此,发展经济所需能源应更多地依靠节能来解决。随着人民生活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,对舒适的建筑热环境要求会越来越高,建造冬暖夏凉的节能建筑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,势在必行。建筑节能就是要在保证和提高建筑物舒适性的条件下,合理使用能源,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建筑用能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,包括建筑采暖、通风、空调、照明、电气、炊事、热水供应等消耗的能源,其中以采暖空调能耗为主。建筑节能是缓解我省能源紧缺矛盾,改善人民生活、工作条件,减轻环境污染,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、最廉价的根本措施。
一、现状
(一)气侯特征
我省位于长江上游,大部分地处非采暖区,气候类型复杂,大致可分为三类。全省多数地区处在四川盆地,属冬冷夏热型,夏季气温高于34℃的酷热天有10-40天,极端气温可达41℃,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最热月平均室内温度比室外平均气温高1-2℃,静风率高,空气湿度80%以上,冬季气温低于5℃的天数达20-50天以上,极端气温可低于-10.2℃,日照严重不足,仅为15%左右,加之空气湿度达80%以上,冬季阴冷潮湿,夏季闷热难受,建筑物的热环境差。西部、北部为高原和山地 ,海拔较高,自然条件恶劣,全年无霜期只有几十天,静风率低,空气流速高,属寒冷(严寒)气候型(如阿坝);南部河谷山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,冬季短且温和,夏季酷热漫长,日照时间长,属温和气候型(如攀枝花)。
(二)建筑及建筑物的节能状况
由于我省以前的建筑都未考虑建筑节能,建筑能耗普遍偏高,热工性能较差。目前我省住宅和公共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三大类:砖混结构、钢筋混凝土框架(包括框架剪力墙)结构和混凝土剪力墙结构。其中砖混结构占主导地位,绝大部分住宅是多层砖混结构,墙体材料大部分是实心粘土砖,与国外同体积墙材相比,其生产能耗平均高1倍左右,外墙保温和隔热性能相差4-5倍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(包括框架剪力墙)结构或混凝土剪力墙结构。其填充墙大多采用200厚的加气砼或煤渣大孔空心砖,其热工指标相当于240厚的实心砖。剪力墙结构几乎全部采用200厚普通钢筋混凝土墙,其保温隔热性能仅相当于110厚实心砖墙,建筑造价高,但热工性能差。
现在,我省建筑屋面普遍采用覆盖混凝土板形成空气隔热层隔热,这种构造隔热效果差。墙体普遍未采取保温隔热措施,夏季平顶顶层和东西两端山墙的温度高于室外最高温度。我省原有建筑普遍使用钢窗和未经隔热处理的铝合金单玻窗,其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差,室内外温差小,冬季室内热量损失大,夏季室外高温传入快,使室内夏季热传入和冬季热散失增加。我省建筑能耗浪费较大,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耗能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,也比北方采暖地区高,建筑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25%左右。
(三)建筑节能产业状况
虽然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较晚,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产业培育,现在已初步具备了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。
1、已实施的技术政策
1)禁止使用25系列空腹钢门窗、沪68系列空腹钢门窗、32系列实腹钢门窗和35系列空腹钢窗,限制使用普通木窗,积极开发生产、推广应用塑料门窗及各种新型节能门窗。
2)逐步淘汰粘土实心砖,限制实心页岩砖的使用,大力促
进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。
2、随着各项技术政策的贯彻落实,现已初步培育起我省的建筑节能产业和科研开发实力
1)塑料门窗:现已有一百余条型材生产线,五百余家塑料门窗组装企业,形成年产型材近七万吨,组装门窗一千五百余万平方米的能力。
2)新型墙体:形成了一批新型墙材骨干生产企业,主要生产空心砌块、粉煤灰制品、加气混凝土和多种轻质内隔墙板。
3)节能器具: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生产能力,相继研究和开发生产出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的节能产品。其中空调的生产以长虹公司为主,年产280万台;燃器具的生产以前锋公司为主,年产30万台以上;由成都发动机公司研制开发的燃烧机、家用燃气中央热水机获得成功,正推向市场。
3、存在的差距
1)建筑节能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。绝大多数的墙体材料还在沿用耗能高的实心粘土砖和页岩砖,据不完全统计,我省的粘土砖、页岩砖生产企业近3000多个,年产实心粘土、页岩砖达300亿块标砖;节能、环保的塑料门窗行业虽已初具规模,但塑料门窗的应用量并不高,全省推广普及率仅占20%;内、外墙保温材料和新型屋顶隔热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。
2)建筑节能宣传力度不够,许多人不懂和不理解建筑节能,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视不够。
3)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。全省二十一个市、州,只有八个市成立了墙改和建筑节能办公室,绝大部分的市、州未成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。
4)建筑节能标准、法规滞后。
二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政策为先导,规划为龙头,设计为关键,建筑应用为重点,推进建筑节能系统工程;强化法制和标准规范;因地制宜、全面推进、突出重点、协调发展。逐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,改善居住热环境,促进城乡建设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,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并带动培育出一大批节能型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生产企业。
三、"十五"的主要目标
1、冬冷夏热地区
由于我省经济发达地区多属冬冷夏热型,该地区集中了我省70%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,是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。
在保证使用功能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,实现城市建筑室内热环境明显改善,使建筑能耗在1980-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降低50%。
基础工作
----2002年:
制定颁布四川省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;
编制《四川省节能建筑门窗图集》;
编制《四川省节能建筑屋面图集》;
编制《四川省节能建筑墙体图集》。
具体目标
----成都市
2002年1月1日:新建住宅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----绵阳市和德阳市
2002年1月1日: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2002年7月1日:其它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----其它地级城市
2002年7月1日: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2003年1月1日:其它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----县级城市
2003年1月1月: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2003年7月1日:其它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寓楼开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。
2、温和气候地区
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程,制定建筑节能的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。
攀西地区推广采用太阳能装置。
3、寒冷(严寒)地区
该地区多为我省地广人稀,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,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活风俗习惯、房屋建筑风格、经济承受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,探索建筑节能的方法,积极采用太阳能、风能和沼气等。
4、对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旅游宾馆工程要严格执行《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》(GB50189--93),其它大中型公共建筑工程参照执行。
四、科技开发重点及发展方向
(一)做好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。根据四川地区的气候特点,确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改善建筑功能的要求;确定技术经济合理的建筑体系和建筑结构。
(二)依靠科技进步,大力研究和开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节能技术。
1、大力发展节能型门窗,重点发展中空玻璃塑料门窗及其它节能型门窗;
2、大力发展轻质、高强、保温、隔热的复合墙体。
3、积极开发利用发泡聚苯乙烯、岩棉、玻璃棉、膨胀珍珠岩和聚氨脂等高效保温隔热材料;
4、改革传统外墙和屋面,提高保温隔热性能,发展节能型墙体和屋面,重点发展外保温隔热墙体和屋面。
5、淘汰和改造能耗高的建筑设备和产品,开发节能型建筑设备和产品,发展灵活高效的用户可调控的采暖和降温设备系统。
6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成套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,编制节能建筑(产品)技术规范、通用图集和定额,研究改进施工装备和机具 。
五、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
要实现"十五"规划,时间紧、难度大,但困难与机遇并存。要解放思想、抓住机遇、加快发展,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,努力实现上述奋斗目标。其主要措施如下:
(一)加强组织建设、完善管理体系。为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
实处,各市、州、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有机构来负责建筑节能工作,有专人负责,并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 。
(二)完善各种规范和标准。加快建筑节能实施细则及相关图集的制定,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作好准备。
(三)凡建立了"墙改专项用费"的市、州,要提取一定的比例,用于建筑节能的科研、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。
(四)继续实行推广和淘汰限制并举的措施。淘汰限制落后的能耗高的建设工业产品,推广新型的节能产品。
(五)建筑规划、设计是保证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,建筑规划必须考虑建筑节能,建筑设计必须有节能篇(章),设计单位承担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设计工程 ,必须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。
(六)施工单位不得承接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工程项目,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改节能设计 。
(七)实行"节能建筑设计审查章"制度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项目的节能设计审核工作 ,审核通过后加盖"节能建筑设计审查章"。对没有加盖"节能建筑设计审查章"的工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、竣工验收等手续;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不返退墙改专项用费。
(八)逐步建立建筑节能工业产品认证制度。
(九)正确处理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的关系。各地要把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紧密结合起来,相互促进。
(十)作好政策的完善、配套工作。强化政策措施,出台进一步推广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法规,加强行政执法,运用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推广建筑节能。
(十一)加强宣传培训,形成推广建筑节能的社会共识和社会舆论,创造有利于建筑节能工作的氛围和环境。有计划地在全省范围内举办节能标准培训班,并利用各种传媒和期刊杂志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。尤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的宣传,争取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视和支持。